本工程采用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起自博陆,穿320国道、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杭州绕城公路,终于八堡,总长度23.4km。主要建设规模为:开挖土方1099.3万m3,护岸总长约45.47km,其中新建护岸44.70km,加固护岸约0.77km,新建桥梁20座,新建服务区2处,锚地2处,沪昆铁路改建工程,沪杭高铁海杭特大桥主墩保护工程,博陆至八堡段水利设施、跨地铁1#线节点工程等以及相应的标志标牌、信息化以及绿化景观工程等,总概算金额约为144.21亿元。建设地址位于杭州市与嘉兴市,计划于2022年建成。本项目智慧工程实施内容包括BIM模型的建立和基于“BIM+GIS'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实现了航道整治工程沉排、预制构件等分部、分项工程每个组件的全过程信息化质量管控,实时查看原材料进场、材料检验、施工环境条件、作业人员、质量控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等全生命期可追溯性信息,确保水下隐蔽工程质量。
本项目建设是腹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绿色交通、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是破解浙江省资源和环境制约、加快推进交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实现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和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规划目标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京杭运河整体运输能力,实现与杭甬运河和钱塘江中上游航道的对接、完善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的航道网体系,延伸浙江省沿海港口的集疏运网络。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施,有力推动了航道整治工程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了BIM技术在运行维护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阶段的融合发展,实现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过程覆盖,为服务交通强国的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推动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