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2024年11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交集团关于开展“科技月”活动的统一部署及相关要求,以“智领未来,创享绿色科技新篇章”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月”活动,全力助推公司向科技型企业迈进。
一、精心策划组织,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活动启动会拉开序幕。11月4日,公司召开“科技月”活动启动会。会议宣读了《中交集团2024年“科技月”倡议书》,并对《二航院2024年“科技月”活动方案》进行了宣贯。对“科技月”系列活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与部署,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果展激发创新热情。11月28日,公司通过内网和微信公众号推出“秉承科技强企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航院优秀科研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公司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促进科研交流与成果转化。
承办会议提升行业影响力。11月22日,公司成功承办2024年度湖北省(中小企业)勘察设计成果评价会议,既展示了公司在勘察设计领域的专业水平,也加强了公司与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多渠道宣传营造创新氛围。活动期间,公司通过宣传屏展示“科技月”活动主题,在公司网站、交建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科技月”倡议书和活动新闻,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月”活动氛围。
二、深入交流培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调研明确发展方向。11月27日,公司主要领导调研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听取了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现状、问题及下一步计划的汇报,深入了解了公司14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规划情况,为公司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交流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活动期间,公司与集团内兄弟单位开展“海岸带与流域生态治理原创技术策源地专题技术交流”,并积极参加“中交集团武汉片区创新平台开放日及交流会”“中交集团建筑创新联合体科技月活动”,提升公司在创新领域的协同发展能力。
举办讲堂助力技术提升。11月,公司邀请多位专家分别就珊瑚礁资源损害评估及生态修复技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保护法、新条件下长江上游生态航道理论技术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公司技术人员的视野,助力技术水平提升。
培训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11月,公司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交流活动,包括“希迪・勘察”V1.0产品宣介及培训、虚拟建造系统产品培训、公路国产化统建BIM产品应用培训和数字化专利挖掘提升专题交流等,有力提升员工数字化应用能力。
三、创新创优大赛,激发全员创新活力
“揭榜挂帅”引领攻关方向。公司聚焦业务板块细分领域和优势区域,围绕经营策略、前瞻性研究、“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征集研究需求,为2025年科技研发工作做好准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科研项目评选树立标杆。11月22日,公司召开2024年优秀科研项目奖评审会。评审专家组根据创新性、效益性等标准进行客观打分,并为项目推广应用提供宝贵意见,进一步提升公司科研质量、营造创新环境、促进技术创新。
青年创新大赛展现青春风采。11月29日,公司第五届青年“五小”创新创效暨青年“微创新”终审答辩大赛成功举办。选手们通过现场PPT汇报,充分展示了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经济价值,展现了公司青年员工的创新活力和风采,为公司创新发展凝聚了青年力量。
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数字化转型。举办了第二届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竞赛,经过激烈角逐,多个团队和个人脱颖而出。此次竞赛不仅提升了员工的BIM技术应用水平,也推动了公司生产管理一体化进程,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
四、技术交流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调研、飞行检查推动项目进展。科技月期间,公司深入宜昌沙河综合开发PPP项目调研指导,并对广州分公司进行飞行检查及QHSE管理体系检查,确保项目质量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设计回访提升服务品质。11月7日,公司对惠州LNG接收站项目配套码头工程项目和大亚湾区海堤达标加固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回访。通过与业主深入交流,了解设计服务意见和建议,总结项目设计特点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服务品质。
品牌项目树立行业典范。科技月期间,公司多个项目在品牌打造上取得新成绩。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成功入选《中央企业绿色低碳优秀案例》,并在COP2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进行展示;中法生态城文体中心项目通过湖北省三星级绿色建筑预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加速公司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
专利授权彰显创新实力。科技月期间,公司新获多项国家专利授权,涵盖水务管理、工程施工、码头设计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科技月”系列活动,公司在科技创新氛围营造、能力提升、活力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