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科技强企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公司优秀科研成果展

日期:

2024-11-28

点击次数:

  近年来,二航院全面落实中交集团“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打造强引擎”要求,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科研成果。

 

  高桩码头正向设计软件(V3.0)研发及应用

  本研究聚焦于高桩码头BIM正向设计,在高桩码头正向设计软件(V2.0)既有的交互式建模、数据贯通、自动出图算量功能之上,实现了包括基于规则的智能图审、二维地质资料的三维化应用、多埋件组合布置以及码头构件智能编号等核心技术突破,能够大幅提升BIM正向设计质量和效率。该系列产品共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获得授权1项),软著申请8项(已获得授权4项),研究成果将智能化设计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提升了设计质量与企业数字化水平。

 

  表面流速流向测量智能化研究

  本研究运用数控技术、5G网络技术、云服务、GNSS(北斗)定位测量等技术研制了一套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表面流速流向测绘系统,从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硬件研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成果标准化等方面全过程自主创新,主要组成部分为GNSS数据采集系统、云数据处理系统、协同监控系统、水上漂流定位载体,形成发明专利3项、软著1项、学术论文1篇,并在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莲沱段航道整治工程竣工测量及整治效果观测等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研究有利于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安全,提高测绘精度,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三峡库区大水位差、陡峭裸岩坡面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本研究针对三峡库区水深大、水位变幅大、岸坡陡峭、岩石强度高等复杂水文地质环境,结合三峡旧州河锚地工程施工重难点问题,采用库区浮平台稳定方法解决三峡库区船舶定位锚固难题;研发导向钻头等导向结构确保陡岩地区开孔正位准确率;采用分级钻孔实施方法有效化解岩石强度高等难题;采用单台吊和双台吊起吊方案完成不同长度钢护筒起吊栽桩;灵活运用基于P型止水的环壁浇筑栽桩施工工艺,减少措施混凝土浇筑方量、减少后期钻孔工作量,大幅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实现“以创促炼、以创带产”的创新创效目标,形成了实用新型专利7项、论文5篇等成果。通过现场实践验证,形成关键技术,为三峡库区工程标准化、专业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发展绿色航运奠定基础。

 

  水运工程智慧工地体系标准及云平台技术研究

  本研究融合水运工程特色,以云平台为核心,构建全面覆盖“人机料法环”的智慧工地应用体系与标准化框架,突破物联网设备接入瓶颈,研发统一、高效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端口,实现多层级智慧工地数据的无缝共享与集成,搭建水运工程智慧工地云平台总体框架,构建快速开发配置和部署的水运工程智慧工地云平台,形成了发明专利1项、软著1项、论文4篇等研究成果,并在广西液化天然气(LNG)三期扩建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等8个项目上进行了推广应用,提高公司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助力公司在水运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船舶仿真技术的船闸引航道折线型停泊段布置研究

  本研究提出了船闸引航道折线型停泊的布置方案,折线型停泊段分为停泊段1和停泊段2,二者之间通过折线型进行连接。其中,停泊段1与导航调顺段及船闸主体设置于一条直线上,停泊段2平行于弯曲后航道布置。本研究形成了实用新型专利1项、论文2篇。研究成果在临淮岗复线船闸、塘头船闸等工程开展实际应用,在保证船舶停靠安全、航行安全、保障船舶过闸效率的前提下,解决了弯曲河道中新建或扩建船闸引航道直线段过长导致的土方量大、占地范围大、布置空间不足等难题。

 

  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本研究结合了国内外前沿研究和公司在流域综合整治方面的经验,开展污染底泥原位治理的相关研发和应用,主要围绕底质修复剂改性、沉水植物对底质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去除性能、改性麦饭石和沉水植物联合处理沉积物磷性能、沉水植物种植基质和载体的最优配置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将改性底质修复剂吸附处理沉积物磷工艺与沉水植物修复沉积物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污染底泥环境中恢复沉水植物群落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武汉江夏区七湖两港、宜昌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基于退塘还林的金鼓江岸线红树林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本研究以金鼓江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为依托,开展了红树林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研究首次对金鼓江岸线红树林生态系统环境与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本底调查,为后续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系统性地总结了金鼓江岸线退养塘地形生境改造和种植营造的技术要点;基于已开展的红树林修复工程,通过多个维度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进一步优化修复方案,提出了针对性的修复管护应用指导方案。形成了《金鼓江岸线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指南》,为金鼓江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项目设计提供了全面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显著提高了项目红树林造林成活率。

 

  人工湿地功能性填料技术研究

  本课题结合了国内外前沿研究现状和公司在人工湿地设计、实施、运营方面总结的经验,开展湿地填料筛选及填料组合优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几种常见的人工湿地功能性填料根据耐磨性、硬度等物理性能、孔隙率、比表面积等物理参数,结合经济性考量筛选,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一系列试验,探究填料及其组合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湿地填料组合及其配比。研究成果在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天长市高邮湖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进行示范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基于ASCE-61的强震区高桩码头桩基设计研究

  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外强震区港口工程结构震害资料,归纳总结典型震害、破坏机制、设计地震动及相关标准破坏准则与抗震验算指标,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桩码头桩基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方法等,研究中美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差异,用结构抗震理论解释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规定。用土弹簧及p-y曲线描述桩-土相互作用并总结适用曲线,分析地震作用,系统总结Pushover分析原理与方法及利用SAP软件的分析流程。本研究有助于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国外强震区高桩码头的桩基抗震设计方法和体系,以提升公司海外工程的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