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航院始终坚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创新与实践,大力开展生态环保业务,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项目成果,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项目的风采。
1.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本项目是雄安新区首座大型人工湿地工程,水质净化处理能力为20万m³/天,工程总建设面积约2.11km²,湿地工艺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多塘系统”体系,生态湿地有效净化面积1.45km²,入选《中央企业绿色低碳优秀案例》,并于2024年11月在COP2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进行展示。作为孝义河入淀的最后一道屏障,本项目的实施,对白洋淀水体水质达标、生态系统恢复、构建绿色生态空间、重现白洋淀“苇海荷塘”的壮阔胜景、保障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2.金鼓江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工程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岸线、下埠江支流治理以及跌水堰工程建设,红树林提质改造与修复、红树林宜林地恢复、鸟类栖息地保护,景观分区建设以及绿道、小品等专项建设等。本项目改造修复5.3km生态岸线,并以项目有效恢复的80公顷红树林为依托,促成了广西第一笔蓝碳碳汇交易。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海湾生态环境,提升滨海景观和宜居环境质量,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3.九溪口-大嶝大桥段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本项目为解决九溪口-大嶝大桥周边区域互花米草入侵、九溪口现状红树林遭受严重侵蚀等生态问题,修复海域面积约154万㎡,通过互花米草整治、红树林修复和海域清淤等工程,实现了区域红树林生境的修复,海域水动力条件的改善和片区生态功能的提升。本项目的实施,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贡献了积极力量。
4.江夏区七湖两港湖泊形态及生态治理工程
本工程主要基于金口后湖、杨蒋湖、乾湖、王浪湖、坪塘湖、前湖、下涉湖天然形态,通过形态修复工程、水污染生态控制工程、健康水生态构建工程等建设,保障七湖两港水质长期稳定于 V 类水质指标以上,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升湖港自净能力,并形成具有郊野特色的七湖两港自然景观体系,打造江夏区生态治理的新示范。
5.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环保管控服务项目
本项目服务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至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管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鱼类和水生生物调查、唐白河栖息地保护课题研究、珍稀水生动物保护救助等。本项目的实施,为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顺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扩充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腹地范围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6.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生态环保技术服务项目
本工程位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航道总长约13km,项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洋浦港时提出的“把握好定位,增强适配性,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实施环境跟踪监测、生态补偿或修复、环保课题研究、智慧环保管控平台建设以及竣工环保验收等环保技术服务工作。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