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交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强调,要持续顽强奋斗,奋力做好“全面重塑优秀文化与生态”的大文章,对深化文化建设,推进品牌打造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航院“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的总工文化和“强市场意识、高产品质量”的产品文化,是中交大力弘扬的“六种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二航院全面强化品牌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期,二航院将陆续推出“总工文化”“产品文化”大家谈专栏,大家围绕对“总工文化”“产品文化”的认识以及落实,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敬请关注。
赵伟(路桥工程事业部总经理)
产品是企业利润的核心载体,而总工作为工程师团队的灵魂,直接决定了产品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因此,正确认识并落实“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的总工文化与“强市场意识、高产品质量”的产品文化至关重要。总工文化是产品文化的坚实根基,确保我们能“做得好”;产品文化则是总工文化的价值导向,确保我们“做得对”,二者共同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驱动力。具体而言,总工必须深入一线以平衡客户需求与技术规范,高效解决当下问题,同时主动领衔学习“数智绿”等前沿技术,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做好能力储备。为了培育这片文化土壤,我们需要在责任分工上让总工专注于技术、质量与创新,绩效考核则应聚焦于产品质量、履约效率及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创赋能成果。在薪酬分配上,需给予总工团队尊重与稳定的生活保障,以激励其从事具有效益滞后性的创新工作,同时严格岗位准入,将总工职位打造成一份需要努力争取的荣誉。通过以上措施,方能驱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
杨胜(公司副总工程师、路桥工程事业部总工程师)
根据具有公司特色的“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总工文化,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总工文化”的几点认识:一是责任担当,设计院的“质量基石”。总工作为技术负责人,对设计文件质量承担法定技术责任。从方案拟定到施工图设计,从规范执行到现场服务,均以“零差错”为目标,需要总工深入一线,及时解决技术问题,落实技术责任。二是传承育人,设计院的“薪火纽带”。总工文化的核心是“传帮带”,推动青年设计师成长,将设计经验与“踏实肯干”的作风传递给后辈,让公司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后继有人。三是创新开拓,设计院的“发展动力”。总工文化倡导“创新驱动”,推动技术创新,鼓励引导员工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让创新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樊小伟(路桥工程事业部副总工程师)
总工文化是设计院技术管理的灵魂。“赴一线”是基础,只有深入现场才能精准把握绿色低碳与地形地貌的融合点;“做方案”是核心,在大跨径桥梁和智慧公路规划中,需以数字化设计为手段,实现结构创新与运营智慧的协同;“提思路”是关键,要前瞻性地将低碳理念、智慧运维融入方案顶层设计;“控质量”是保障,通过精细化设计管控每个环节,打造品质工程。在落实层面:一是要带头驻场,在重点项目现场优化低碳桥隧方案;二是要推广参数化建模、BIM协同等数字化工具,提升设计精度;三是要定期组织技术沙龙,激发智慧公路创新思路;四是要建立标准化审图机制,严控图纸质量,以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护航品质工程建设。
刘军(路桥工程事业部副总工程师)
“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的总工文化与公司生产特点非常契合,推进总工文化和产品文化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赴一线”是全面了解项目、掌握一手资料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后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实现“控质量”这一目标的基础;“做方案”是真正深入项目的要求和体现,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提思路”是解决项目推进中各类问题的关键,有了思路问题就解决了大半;“控质量”是目的,在每个环节做实做细、把控到位,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在落实中,一是要在项目策划中提出明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减少干扰,防止策划不落实或流于形式。让“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的总工文化在项目实践中落实到位。
尹红梅(路桥工程事业部主任工程师)
围绕“赴一线、做方案、提思路、控质量”的总工文化,高边坡设计需在勘察设计实践中践行以下核心职责:赴一线,扎根现场,精准决策。深入现场,通过实地踏勘掌握地质结构、水文条件等第一手资料,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地形高度契合,避免“纸上谈兵”。做方案,科学规划,动态优化。需结合现场数据,采用多方案比选,并通过现场施工进度及工程地质条件实时动态优化,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及经济型。提思路,前瞻性规划应对复杂挑战。针对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结构多变等难题,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控质量,全程监管确保实施效果。建立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全程跟踪,确保设计方案转化为实体工程的准确性。